伊水汤汤,川流不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伊通河,静静地守护着春城大地
为了找寻“失落”的文明
2017年,在吉林省文物局的指导下
长春市文物局
决定开展伊通河文明探源工程
通过开展一系列
考古调查、勘探以及发掘工作
探究并构建以长春为中心的
吉林中部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为了配合该项目实施
长春博物馆(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2018年4月至6月
对松花江-饮马河流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
围子里遗址
正是此次调查新发现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址
也正是因为这次调查
揭开了一处遗址的神秘面纱
今日起,长春文旅特开设“逆行时光寻古迹”专栏
带您一同感受考古的力量与魅力
台地深处掩文明——遗址初现
2018年4月至9月,长春博物馆(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对长春境内饮马河流域进行了考古调查。
围子里遗址位于农安县小城子乡小城子村,遗址所处村东北的松花江南岸台地上,属伊通河汇入饮马河,饮马河汇入西流松花江的三角地带。因遗址地处高地,周围形成一圈土围子。因此,当地人称之为“围子里”。
上穷碧落下黄泉——深入勘探
2018年秋季,为深入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同时为考古发掘做准备,长春博物馆(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
2019年春天,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春博物馆联合申报的围子里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联合考古队随即成立。
2020年春季,对遗址所在台地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初步发现各类遗迹现象230余处,几乎遍布整个台地。
熠熠生辉焕新生 ——田野发掘
2019、2020和2022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长春博物馆(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围子里遗址先后进行了三个年度的考古发掘。
2019年
总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清理房址、灰沟、墓葬等各类遗迹55处。 本年度出土遗物以陶器和骨器为主,另外还有石器、蚌器和金属器等。
2020年
总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共揭露房址、灰坑、墓葬、环壕等各类遗迹20处。本年度发掘出土各类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和金属器等200余件,以陶器为大宗,骨器次之。
2022年
总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发掘区,共清理各类遗迹24处。本年度在前两年度发掘成果的基础上,对遗址不同区域聚落布局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通过围子里遗址的发掘,尤其是遗址内出土的青铜时代遗存,丰富了西流松花江流域考古材料,填补了这一区域青铜时代考古学空白,为研究吉林省中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和生业方式提供了遵循,也为探索伊通河古代文明发生发展贡献了考古力量。
(注:以上文中内容仅供参考。最终解释权等以各主办单位官方平台发布为准。)
素材来源:长春文旅综合整理自 长春博物馆微信
来源:长春文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