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如皋市九华镇的江苏奕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5000平方米的车间里,只见一排排“埋头干活”的黄色机械手和来回穿梭的AGV物流机器人,几乎看不见人影。“以前1条生产线需要12个人管控,现在2条生产线只需要1个人,每年节约人力成本超过200万元。”公司IT主管陆晓辉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智能产线代替人工产线、用数字管理代替人工管理,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说,推进“智改数转”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如皋坚持把“智改数转”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推动产业链纵向拉长、供应链横向拓展、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科创智造功能节点注入强劲动能。
2021年,如皋在南通率先出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000个。
“企业不是不想改、不想转,而是有顾虑。”江苏正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柔坚坦言,一方面相关人才匮乏,转型资源投入大,“不敢”转;另一方面,没有现成标准对照,“不会”转。
针对企业遭遇的转型难题,如皋聘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担纲“智囊团”,联合成立中电山河数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安排专项财政经费,委托中电山河为企业提供“调研+诊断+方案+落地”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智改数转”优化路径、扫清障碍。
“免费诊断,上门服务,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江苏天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建生介绍,针对天南电力原始机器多、设备没联网的现状,中电山河建议企业从生产流程再造、物流路线规划等方面入手,为数字化转型腾出建设空间。截至目前,如皋已有200多家企业收到中电山河量身定制的转型“锦囊”。
“企业看到‘转’的前途,找到‘转’的路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如皋市市长王鸣昊介绍,如皋对“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后续改造投入500万元以上项目进行奖励,根据改造项目完成时间,最高可达到原有技改和信息化投入奖补近2倍。
鼓励企业向行业标杆看齐,如皋组织企业家赴苏州高新区、相城区等“智改数转”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同时邀请省市相关职能部门走进294家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智能化技改、设备贷款贴息、减税降费、金融惠企等开展专题宣讲,将好政策、金点子送上门。
没有火花四溅,没有刺耳的敲打声,在如皋先行先试“智改数转”的江苏华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铸造车间,铸造、打磨、焊接等环节均由机器人完成。公司科研管理负责人汪洋说,生产线全面升级,新购置全自动造型机、自动浇注炉等智能化设备,换来生产数据不断刷新:生产周期缩减25%以上,良品率至少提高10个百分点,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
如皋市发改委主任郭建说,从六大优势产业链中优选龙头企业,集聚全市之力,强化奖励激励,提供智力支撑,全力打造行业标杆典范,带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
典型引领,越来越多企业主动拥抱“智改数转”。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打造“工业大脑”,借助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实时检查生产线物料情况,发现材料不配套,立马加快材料进场速度,经估算,最少可以节省两个月工期。
资金,是“智改数转”绕不开的“门槛”。如皋组织召开金融产品发布会,引金融活水润泽“智改数转”企业。截至目前,5家银行对接企业456家次,达成合作意向企业68家,审批发放32家企业98473万元。
政府发力“智改数转”,企业加快“提挡换速”。2022年,如皋经考核认定“智改数转”项目346个,今年目标完成354个,目前已实施257个。不久前,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了如皋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记者 丁宏波 通讯员 李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