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和云南正面临与“水”有关的难题。随着主汛期到来,两省既要防止因降水过多而出现洪涝灾害,也要确保不因降水量偏低出现“电荒”。
6月25日,水电大省——四川和云南分别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即将到来的主汛期进行工作部署。与此同时,从2023年5月的水电发电量看,两省却出现较明显的下滑,如四川5月发电量同比下降24.4%,云南也下降43.1%。这使得两省在面临防汛工作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电荒”的潜在风险。
四川云南部署防汛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年6-10月是四川的丰水期,而7-8月是四川省的主汛期,但从6月25日的四川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内容看,2023年四川省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预计全省降水量总体呈“西多东少”分布,其中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雅安等市州的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盆地东北部、南部则可能发生阶段性伏旱,“防汛抗旱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情况更加特殊、任务更加艰巨”,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称。
同日,云南省亦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云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高嵩表示,今年以来,云南省遭遇了1961年以来平均强度最强、干旱日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严重气象干旱。干旱最重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超过6成,96%的区域出现气象干旱,75%的区域为重特旱,气象干旱天数长达106天,省级抗旱应急响应持续85天。
但进入6月后,因接连发生的5轮强降雨,云南省的重点工作从抗旱转为防汛,其特点是旱涝并重、旱涝急转风险突出。据当地气象水文分析预测,主汛期(6-8月)滇中、滇西、滇南区域性洪水和局部暴雨洪水可能性大,防汛形势严峻。
尽管两省在未来一段时间将面临防汛压力,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两省1-5月的水电发电量看,较去年同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云南省5月的水电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43.1%,且降幅较4月仍在扩大,其原因之一正是当地持续的气象干旱天气,导致上游降雨量偏少。
四川省亦面临这一问题。据四川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四川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19%,5月以来降水量较历史同期显著偏少30%。截至6月24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去年同期偏少34%,较常年同期偏少19%。
这使得1-5月四川省的水电发电量低于去年同期——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5月四川省的水电发电量为1108.5亿千瓦时,其中5月发电量221亿千瓦时,可对比的是,2022年1-5月四川省的水电发电量为1124.8亿千瓦时,5月的发电量为291.7亿千瓦时。这表明,无论是同期数还是累计值,四川省在今年的水电发电量都少于去年,其中今年5月的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4%。
四川多措并举力保夏季电力供应
2022年,四川正是在“历史同期最高温度、最少降水量、最大电力负荷”的叠加影响下,出现较长时间的“电荒”,而今年要在确保四川省安全度汛的同时,如何避免“电荒”的再次发生?
其中,电力保障成为关键。6月12日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林挺也公开表示,去年的“电荒”暴露出四川电力系统在极端气温条件下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必须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增强电力供电保障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四川省已从多方面加快了电力保供的工作进展。如四川电网在今年首次在丰水期开展大规模跨省区日内互济——四川与青海、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五省区达成了合作协议,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时段性供电压力。2023年4月,四川省经信厅等4部门印发了关于《2023年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实施方案》,该文件旨在为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运用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参与削峰填谷、调节电力供需,实现四川省电力电量平衡,确保电力正常供应。
6月25日上午,雅砻江流域两河口水电站水风光互补一期——柯拉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数据显示,该电站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项目规模提升到百万千瓦级,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可满足7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面对未来形势,一位不愿具名的四川省水电系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能以单月发电量去预测未来四川省的水电供应能力,“比如2022年6-7月,四川省的水电发电量是高于2020和2021年同期的,但8月还是出现了电荒,应该说四川省的电力供应能力需要综合判断,包括气温因素、降水情况以及电力保障能力等”。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