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消费融资热潮逐渐冷却后,投资机构纷纷加码“硬科技”。作为坚持专注投资孵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硬科技”领域产业的力合科创(002243)持续加速布局。
6月21日晚力合科创公告,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力合创投”)拟出资99万元,作为基金管理人与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合作设立安徽深能力合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规模10亿元,主要投资于能源与环保行业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及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硬科技产业领域创新性项目。
加码硬科技投资孵化
【资料图】
作为一家致力于批量转化科技成果、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力合科创目前已累计孵化服务企业3100多家,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以及2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硬科技投资考验投资机构的绝对实力,充足的资金弹药,则让投资机构如虎添翼。就在6月21日,力合科创发布公告,拟成立规模10亿的投资合伙企业。
具体来看,力合科创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出资99万元,作为基金管理人与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依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泓鑫投资合伙企业等机构合作设立安徽深能力合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基金规模为10亿元,主要投资于能源与环保行业相关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及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硬科技产业领域创新性项目。
力合科创认为,投资孵化服务是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构成创新孵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次投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本次参与设立管理深能力合基金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孵化的成功率,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投早投硬投小
目前,力合科创投资孵化的资金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自有资金的滚动投资;二是与政府和其他机构合作的投资基金。随着安徽深能力合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公告落地,力合科创构建硬科技投资孵化体系的步伐正在加速。
力合科创持续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与早期硬科技投资。在总经理贺臻的描述中,自成立以来,力合科创坚持用自有资金开展早期硬科技项目的投资孵化,被称为“投早、投小、投硬”的专业机构。
目前,力合科创以“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产业”为主业,投资孵化是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科技产业培育的重要方式。
打开力合科创的投资孵化图谱,仅去年以来,公司就投资了运易通、氢蓝时代、深碳科技等40家科技企业。已投企业中,清研环境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中科星睿、程星通信、海杰亚等8家企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曦华科技、亦诺微、传世生物进入大湾区高成长性企业TOP50榜单,芯海科技等6家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半导体设计领域企业专利实力星级榜单,程星通信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根据自身科技人才优势,力合科创持续利用更少的资金投早、投小、投硬来开启投资业务。去年力合科创与南山区、汇通金控合作成立了专门投资概念验证阶段和中试阶段的基金,支持西丽湖科教城范围内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挖掘包括荔辉医疗、灵动芯光等在内的多个优质项目。
“资金链,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贺臻在“2023中国投资年会”演讲时指出,力合科创通过与政府共同设立技术成长期的概念验证基金和中试基金,帮助企业跨过科技创新项目早期的“死亡谷”,等项目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力合科创的中后期基金可以引入更多的资本,实现覆盖企业成长的全过程。
坐拥优质项目“富矿”
在力合科创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中,“构建市场化的基金管理能力,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夯实做大特色基金群”被重点提及。
相比传统创投机构,孕育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隶属深投控的力合科创,在获取硬科技优质项目上有着独特优势,丰富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便是优质项目的“资源池”,力合科创可谓坐拥“富矿”。
目前,力合科创的项目来源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清华大学校本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第二,与力合科创紧密合作的高校研究机构及央国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创业项目;第三,力合科创海外创新中心及国际合作伙伴的海外跨境加速项目储备,以力合科创旗下各地创新基地、孵化器等的储备项目;第四,深圳市博士后科技促进协会等组织的推荐项目或“智创杯”等创业大赛储备项目。
复盘力合科创的科技创新服务流程,公司集聚了创新链条上的技术、载体、人才、资金要素,涉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及创新团队等多方主体,完成孵化链条闭环。
兴业证券指出,在该模式下,力合科创吸附多种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进一步反哺平台并推动其寻找、吸引、培育下一批项目,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成长—创新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市场价值实现—再转化新成果”的孵化链条闭环,形成创新价值的循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