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赵培希 张文利
【资料图】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盛夏浙东,白鹭涉水,空气中泛着海潮的味道。带着一份关于“海洋梦”的2000余字投稿,潮新闻记者辗转高铁和地铁赴甬,见到了稿件作者、宁波大学海洋与水产系原主任、82岁的李明云教授。他幽默地邀请我们到校园食堂,先用舌尖采访。
一盘氤氲着热气的清蒸黄鱼端上来了。教授用公筷夹起白嫩细腻的鱼肉,放到记者碗中。我们一尝:哇,入口即化,清鲜有回甘!
“这大黄鱼的祖上在舟山。”李教授说了这句俏皮话后,正色道:“别小看这一条鱼,它身上凝聚着习近平同志的关注。为了让这条鱼重新‘活’起来,我们这群‘鱼秀才’付出了半生的心血,如今一条鱼儿就关联成千上万人的就业和数亿元的产值。”
望着盘中鱼,李明云的思绪被拉回20年前。
2003年1月5日至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次前往舟山市调研,提出要“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这让李明云为之一振。
更让他备受鼓舞的是,当年7月,省委公布实施“八八战略”,其中有一项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李明云(左)向潮新闻记者介绍“东海1号”大黄鱼的研发过程。
省委书记3年3次到访舟山
浙江要从海洋走向世界
2003年浙江省委提出“八八战略”之后,在同年8月18日召开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又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省委书记对海洋经济的重视,让曾经遭遇不理解的李明云,坚定了逐梦大海的信念。
“1998年9月,在象山县第一届开渔节, 我应邀做了一个关于海洋经济方面的学术报告,讲述我的海洋梦——天堑变良途、临港工业化、货物通四方、海水制淡水、水产现代化,却被当时参会者说成是‘天方夜谭’。”
面对不认同、喝倒彩,李明云选择继续奔波于甬舟两地,深耕水产种业,忙碌于大黄鱼人工养殖培育。
2003年1月7日的《浙江日报》头版上,习近平同志到舟山调研时说的话,让李明云激动不已,这位82岁的教授至今仍背得出其中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具体指示:要采取宜港则港、宜渔则渔、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贸则贸、宜游则游的原则,抓重点、促全面,积极发展港口海运、远洋渔业、海水养殖、苗种培育、临港工业以及内外贸易、海洋旅游等产业。
李明云(身穿长袖衬衣者)在大黄鱼苗种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当时我心想,哎呀,大黄鱼不会再‘黄’了,也有机会跃龙门了!”李明云向记者感慨道,这位省委书记对渔业、对渔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因为两年后的2005年,习近平同志又两次来到舟山,关心当地人的生产生活。
一次是2005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深入普陀区和岱山县,下海岛、进渔村、访渔家,考察海岛经济社会发展、渔民转产转业、深水岸线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情况,考察当地的渔业资源、捕捞生产、渔民收入等情况。
另一次是同年12月26日,习近平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到舟山,来视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这让老教授对自己的研究信心倍增:“我们不仅要让大黄鱼重新游到浙江人的餐桌上,更要让它游进老百姓的钱袋子里和工作岗位上!”
在李明云身边,也有一些人表示疑惑:省委书记为何如此看重海洋经济?
教授会把2004年11月25日的《浙江日报》头版文章《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找出来给他们看。
在这篇专访中,习近平同志表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是依靠海洋走上发达之路。
关于“浙江为什么要发展海洋经济”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在浙报专访中作出了如下回答:浙江是陆域小省,空间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人口密集,环境承载力有限。但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海域面积广阔,各类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不仅可以为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资源,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我省陆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压力,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这些鞭辟入里又深入浅出的诠释,让不明白的人一个个茅塞顿开。
浙江东海开渔时节百舸争流。图源:视觉中国
以“鱼”架桥渡天堑
向海进军逐梦“深蓝”
2006年,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重启“大黄鱼产业振兴”工程,大黄鱼养殖从高校自发的研究课题,升格为国家级实验项目,被赋予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李明云团队奉命攻关。
靠海吃海,渔业是沿海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第一道桥梁。大黄鱼是浙江最著名的经济鱼类。但因为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上世纪80年代,野生大黄鱼数量开始急剧减少,这才有了人工养殖项目的兴起。
通过4年的不懈努力,李明云团队逐步突破群体选择的节点、是否具备优良性状、以及性状的稳定等众多技术难关,终于在2010年,大黄鱼“东海1号”选育而成。
李云明一直记得,首批鱼苗检验繁育的那天,风和日丽,自己和3位同事蹲在象山港高泥海区港湾育苗厂苗种培育网箱上,仔细检测鱼苗的生长情况。
“试验成功了,存活数量约6万条。”“鱼秀才”们雀跃欢呼。
之后13年里,大黄鱼“东海1号”不断改良升级,成为同品类市场上的“领军鱼”,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不仅建有多个国家级、省级良种场,更是形成完整的“国鱼”产业链。
“东海1号”大黄鱼
借助宁波舟山港域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与优越的建港条件,2009年,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彻底颠覆了舟山“孤悬海外,非舟楫不往来”的封闭格局。彼时,常年往返于甬舟两地的李云明深有感触。
“每年8、9月开渔季,桥上最是热闹” 李明云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辆辆大型货车,载着来自东海的生鲜水产、绿色农产品和矿产石油,向内陆输送养分。阳光下的舟山跨海大桥仿佛一道美丽的彩虹横卧在滚滚海面上,雄伟而温柔。
另一边,在宁波舟山港长长的海岸线上,集卡车辆往返穿梭,龙门吊升降腾挪,一艘艘货船跨洋而来,在宁波舟山汇集。千百个集装箱依次卸下,迅速被打包装运,在车轮上、机舱中奔赴五湖四海。
再往后,“舟岱跨海大桥”“甬舟铁路”“沪舟甬跨海通道”等项目接连落地开工,“海上通道”渐渐成网,更是为甬舟两地海洋经济发展打开了提能升级的崭新大门。
舟山跨海大桥。图源:视觉中国
浙里“鱼跃龙门”
谱写万千气象
“我们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20年,一直围绕着‘三个有利于’。”李明云记忆犹新:2004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接受浙报专访中提出,对我省来说,发展海洋经济,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二是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峡变通途,“鱼跃龙门”的浙江锚定港航物流、船舶海工、石化和临港工业等,不断寻找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凭借海域港口傲人的货物吞吐量,舟山逐步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铁矿砂中转基地、中国最大的商用石油储运中转基地、中国重要的化工品和粮油中转储备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嘉兴、台州、温州等其他沿海港口顺利整合,我省海洋“一体化”版图已延伸至海洋农业、海洋工业、海洋服务业和海洋治理的方方面面,互联、互通、共享的海洋经济画卷正迤逦铺展。
今日的浙江,南北航道通江达海,新兴产业不断集聚,一座座临港城市,争相立足优势,谋势而动,从传统的交通枢纽转变为更具竞争力的枢纽经济新高地,船舶海工、港贸物流、海洋旅游、水产加工、远洋渔业、海洋电子信息等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午后14时,记者与李明云教授在宁波大学校门口告别。这位鬓发斑白的老人背手立在原地,凝神向东眺望。循着他的视线,我们仿佛看见:越过连绵的崇山峻岭,在东海之滨,成千上万的鱼群正顺着奔腾浪潮,涌入之江海域;海面涛声起伏,港口机械轰鸣,一支荡气回肠、壮美磅礴的蓝色交响曲穿山越海而来,在浙里谱写万千气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