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讯 > 正文

热闻|把景色“关起来”,多个景区围栏挡景,专家回应:短视行为

2023-07-03 21:40:21 来源:齐鲁壹点

近期,有多名网友反映称,部分景区在公路旁修起围墙遮挡视线,引发关注。 7月2日,有网友发视频,吐槽曲靖罗平九龙瀑布群景区建围墙遮挡防看,引发热议。

公路边的围栏 据视频截图

云南九龙瀑布群公路边围栏挡景


(资料图)

根据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一条公路边,除了钢制隔离护栏、水泥防撞墩外,还有一排较高的绿色围栏,围栏上挂着一块警示牌,写着“九龙瀑布群风景区 禁止攀爬”。透过一块稍有变形损坏的围栏板缝隙,美景跃然眼前,惊现瀑布景观。

围栏缝隙中“偷窥”九龙瀑布群 据视频截图

该网友调侃称,“举报有人偷窥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瀑布群风景区”。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和评论。

据该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资料显示,罗平九龙瀑布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罗平县城北22公里处。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级宽112米,高56米,号称“九龙第一瀑”。景区门票价格65元/人,人工竹筏25元/人,电动竹筏20元/人。

据媒体报道,7月2日上午,罗平九龙瀑布群风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该景区属于自然景区,从1998年开发以来都是封闭式管理的,景区有正常的出入口,从东门和西门买票进去,10个瀑布都可以看完。

对于公路边的围栏,该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占用公路,公路以下都属于景区范围,围栏是为了游客安全考虑,好多自然景区也都是这样做的(打围栏)。

目前沿线围挡已拆除

此事后续据报道,从罗平县政府新闻办获悉,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瀑布景区沿线遮挡视线的围挡已全部拆除,保留波形护栏、防撞墩等生命防护设施。

当地表示,九龙瀑布景区沿线遮挡视线围挡拆除以后,将采取在该路段增设相关标识、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增加交警巡逻等措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无独有偶,这种把景色“关起来”收费的行为在许多景区都曾出现。

梅里雪山“围墙挡景”?

要看全貌请买票

5月,一名旅游博主发布视频称,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金沙江大湾观景台附近的214国道旁,修建着围墙,游客无法在公路边欣赏景观,只能交门票后前往景区修建的观景平台游览。214国道途经的飞来寺观景平台附近也有类似情况。

博主称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金沙江大湾观景台附近的214国道旁修起围墙挡住风景

对此,德钦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当地经济条件不好,为了扶持村民,委托德钦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对景点进行日常经营和维护。公司与当地村委会签订合同,把旅游收益作为“旅游反哺”资金发放给村民。随着旅游环境日益发展,景点可能会“扩大化”,慢慢取消(围挡),将来游客或无需前往观景平台付费即可赏景。

天眼查显示,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是国企单位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成员。梅里雪山景区内的几位当地村民也向红星新闻表示,他们每年能收到“旅游补助”,改善了生活质量。村民卓玛(化名)说,公司收购村民的产业运营管理,每年给村民发放补贴。以她们村为例,补贴金额一开始是每年1.4万元,近年来增加到了最低2万元。同村的扎西(化名)说,目前,当地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公司与入股村民达成约定,将来会逐步把旅游收益按比例与村民分红。对于景区修围墙收门票的做法,扎西认为,公司为修建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成本,用收门票的方式“回本”,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景区一家客栈的老板透露,他常听到前来住宿的旅客抱怨,说飞来寺观景平台的围墙令他们感到不快。景区修围墙收门票,未必对景区内的商户有益。他希望景区口碑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走入景区。

黄河壶口瀑布壮观景色,被围墙遮得严严实实

今年五一假期,黄河壶口瀑布沿途公路被有关方面砌墙围挡的新闻,曾引发过舆论关注与批评。

壶口瀑布景区,为山西、陕西两省共有景区。因景区面积庞大,无论身处陕西还是山西,只要沿着毗邻壶口主景区的路段通行,都能观赏到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但据多名旅游者反映:不管是壶口瀑布山西侧,还是陕西侧的道路,如今都被围墙隔挡得严严实实。不少网友调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进家门看望母亲,难道还需要先买张门票?”

陕西延安市宜川县文旅局工作人员称,修建围墙初衷是为保证游客安全。宜川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管理局回应,该段公路此前屡次发生落石砸中逗留车辆,2011年修建挡墙,2019年加长加高,之后再未发生安全问题。山西省临汾市文旅局回应,壶口瀑布景区正在内部扩建,出于安全考虑,在部分路段外围修建了围墙,并非为防止游客偷窥景色。

对于两地官方“出于安全考虑”的说法,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纷纷提出质疑:“弄个矮矮的防撞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何偏偏弄一堵高墙?”还有报道特别提到,景区范围外的落石路段对侧,并未修建挡墙。

“围墙挡景”自然是为了防止游客不买门票“蹭风景”“占便宜”。对此,当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解释,由于地方经济条件不好,对景点进行日常经营和维护的公司,与当地村委会签订了合同,需要旅游收益“反哺”村民。

该公司的说辞听起来有理,但是,不得不说“围墙挡景”是一种大煞风景的短视行为。

青海湖环湖360公里,全用铁丝网围起来

随着部分景区“筑墙挡景”被曝光,青海湖环湖360公里围上铁丝网的事情,也引起公众关注。有游客表示,此前任何一条路都能通到湖边,但现在只保留了二郎剑景区和仙女湖景区两条路。

“除了官方景区,没有一条路能够走到青海湖水边。”“围栏后路离湖太远,没有了曾经可以进去的小门,自驾停车远眺也没戏了。”这些视频被发到社交平台后,各种纳闷不解的声音,不一而足。

青海湖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青海湖周边围栏已经存在多年,之前部分牧民为招揽游客私自打开通道,游客车辆容易碾压草场造成生态破坏。这类旅游乱象曝光后,2022年当地政府开始了整治工作。

有观点认为,青海湖加围栏显然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有网友质疑,超长超高的围栏一是维护成本过高,二来上面铁丝也有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回应:有的立即整改有的含糊其辞

据报道,近期,有网民反映云南梅里雪山飞来寺景点、金沙江大湾景点在国道旁修建围墙,游客无法在公路上欣赏景观的情况,梅里雪山景区运营企业6月26日表示,诚恳抓好整改工作,对两个景点实行免费开放。6月27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景区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不清楚相关景点具体免费到什么时候。至于围墙何时拆除,目前没有接到相关的工作通知。

针对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筑墙挡景”一事,5月1日,延安市文旅局向媒体表示,已经就围挡问题向当地文旅局、陕旅集团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表示,针对网友反映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恳请广大游客朋友们继续监督和支持工作。

6月14日,针对网上“围湖传言”和网友质疑,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工作人员称,游客直接开车进入核心景区,车辆碾压草场后,恢复过程比较漫长。“湖边整个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的,所以要重点保护它。”当地近期做了大量工作,对景区景点功能、设施进行升级,“还专门划定了亲水区域,游客购票后可以在几个景点进行清水活动。”据了解,青海湖周边之前开放的有二郎剑、鸟岛、沙岛和仙女湾4个景区,门票均为90元。游客购票后就可以进入核心景区亲水、观鸟打卡。

专家观点:

短视的资源变现行为

公共资源应人民共享

对此,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中国社科院旅研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alain 认为,表面看“围墙挡景”是行政配置资源的滞后思维模式,以及短视的资源变现的短期财务行为,而底层逻辑则是景区开发及运营主体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匮乏,缺少市场配置资源的专业能力,只能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去解决问题。

王笑宇说,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进入后高速增长阶段,这对文旅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观光旅游品质化,休闲度假旅游主题化、体验化、多元化。传统景区因为意识不足、能力缺失,行政配置资源逻辑依旧,就造成了产品单一、体验缺失,又强化短期资源变现,就出现了“围墙挡景”这些违背市场的行为。

“公共资源人民共享,本应是应有之义,目前云南梅里雪山飞来寺景点、金沙江大湾景点的免费开放正是体现这一点。”王笑宇认为,为适应后高速增长阶段消费型社会的文旅新需求,未来诸多观光景区,也应在做好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发挥景区主体企业家创新精神,围绕多元细化的消费需求,提供品质更加优良、体验更加细化、内容丰富多元的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

王笑宇表示,欧美的公共资源属性“景区”如国家公园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其露营、房车、研学、攀岩、徒步等等配套产品、体验活动等逐渐分层细化,主题多元,中国未来的景区也将向这一方向发展,即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化开发,丰富教育、娱乐等产品和体验内容。

律师:

景区“修墙圈地、收门票押金”

或涉嫌违反《旅游法》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景区“修墙圈地、收门票押金”的行为,可能会违反《旅游法》的相关规定。

《旅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付建律师指出,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付建律师认为,景区本是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有近距离观赏需求的游客可以自行选择购买景区门票,进入景区赏景,不需要近距离观赏的路过者也可以遥望美景,赏心悦目。

发文:筑墙挡景不如还景于民

针对这类事件,发表时评文章《筑墙挡景不如还景于民》称,近段时间以来,国内一些雪山、瀑布、湖泊景区周边公路被曝修起围墙遮挡景观、设点收费,引起网民关注。文章认为,这种“筑墙挡景”行为,说到底还是靠山吃山的门票思维作祟。发展旅游业,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应“以人为本、还景于民”。

时评认为,“不管基于什么说法(原因),这种‘筑墙挡景’行为似有短视之嫌,说到底还是靠山吃山的门票思维作祟。”

湖南日报:“围墙挡景”大煞风景

湖南日报对此也作出评论:说穿了,“围墙挡景”是“门票依赖症”的产物。在低端运营的景区,把门票收入当作旅游服务的主要收入,因而生怕门票收入有一分一毫的流失。有的景区门票价格还“逢节必涨”,人为阻滞了部分人前往探胜的脚步。这样的景区,发展之路往往越走越窄,在行业竞争中也日渐处于劣势。与之相反的是,一些景区开始转变思路,通过降低门票价格甚至免费的方式,吸引游客,而通过游客在景区内吃、住、行、购、娱等消费来“掘金”,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更加高明,收获更多。由此看来,“围墙挡景”不合潮流,景区和村民都难得真正的实惠,实属大煞风景。

编辑:王冰姿

来源:红星新闻、、、上游新闻、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等

齐鲁壹点内容中心出品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