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讯 > 正文

盒马将成为阿里分拆上市第一股 世界快看点

2023-07-01 11:21:35 来源:电商报

一、盒马等待上市

近期,阿里的各种消息连续不断。人事和组织架构调整、马云关于阿里未来方向的发言、阿里拆分旗下多个业务集团上市等新闻都引发着外界的关注。


(相关资料图)

今年3月份,阿里巴巴就开始了“1+6+N”改革,随后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盒马、菜鸟纷纷寻求上市。盒马作为近期阿里旗下最先启动上市计划的企业,无疑最令人注意。

根据最新消息,盒马最快将于今年11月拆分上市。若IPO顺利,盒马将成为阿里改组后首例拆分上市的企业。对于上市消息,阿里对媒体表示,不予置评。

阿里对盒马的上市保持了默认态度,同时,盒马内部也很看好此次的上市机率。2023年初,盒马CEO侯毅在全员信中表示,盒马新零售已进入成熟期,旗下各业态已完成200多家门店布局,主力业态盒马鲜生率先实现盈利。

根据盒马CMO(首席商品官)赵家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盒马鲜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盒马X会员店增长超247%,奥莱和邻里的增长则高达555%。

与此同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连锁TOP100》榜单显示,2022年全年,盒马鲜生销售额为610亿元,近300家门店。

从侯毅的讲话以及公开的数据,都在显示着盒马取得的优异成绩。但是无论企业的信心有多高,能否成功上市以及上市估值如何,最终还是要交由市场来评判。

早在2022年年初,盒马就传出了启动融资的消息,拟估值为100亿美元。几个月之后,盒马再次寻求估值为60亿美元的融资。也就是说,盒马的预期估值被缩减了。有知情人透露,盒马的融资并不顺利,估值缩水后,投资者的认购并不积极。到目前为止,盒马仅获得了阿里巴巴1.5亿美元的A轮融资金额。

总之,在经历了投资者的不看好后,盒马用目前的亮眼成绩证明了自己。但能否重新获得资本的青睐,并成功上市,还要等待最终结果的公布。


二、阿里放手盒马

那么,阿里为什么要让旗下公司纷纷上市呢?张勇曾说过:“与其放在一个锅里、一个上市载体里端出去,还不如到了市场接受的条件,就果断地让他们单独面对资本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也就是说,阿里希望业务公司都能成长起来,独自面对市场的各种变化。

对于长大的盒马来说,是时候离开阿里“母亲”的怀抱了。

另一方面,盒马属于重资产模式的企业,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比较高。随着规模的扩张,资金压力越来越大,盒马需要更多的融资,寻求上市也就可以理解了。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盒马自身的品牌价值,能更好地被业界和市场看好,并带来资金支持和投资回报。

回看过去,盒马一直面临着盈利难的挑战,尽管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并尝试了多种业态模式,例如,社区超市盒马mini、盒马鲜生标准店、盒马集市、仓储式盒马X会员店等,但门店的经营表现并不理想。

《晚点latePost》曾报道,2019年底,因盈利能力和GMV增速迟迟不达预期,盒马鲜生已从独立板块降级为事业群子业务板块。

值得肯定的是,2022年,盒马经过多年亏损之后终于迎来了盈利。

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商业分部的季度收入为1693亿元,同比增长4.9%;2022年度收入6063亿,同比增长8.7%;集团直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0%至744.21亿元,主要受惠于盒马和阿里健康的收入强劲增长。


三、从亏损走向盈利,盒马做对了什么?

重要原因在于盒马在发现前置仓模式难以实现盈利后,能够及时止损,重新调整发展战略。

在供应链上,盒马在全国范围内都建立起了高效的仓网服务体系,采取仓店一体的模式,采取线下门店和线上APP相结合,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销售链条,消费者在APP下单后,门店3公里范围内提供30分钟送货上门服务。

据悉,到2022年,盒马在全国构建了5大枢纽中心、8个供应链运营中心、百余个产地仓、销地仓,仓储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110条干线线路。

另外,盒马还构建了自有品牌体系,在商品体系上做到差异化。在全品类商品上,盒马推出了盒马有机、盒马日日鲜、盒马MAX等自有品牌。通过为客户提供了商品的差异化价值,盒马的自有品牌销售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侯毅曾宣称,“今天越来越多人选择盒马,不是因为盒马的配送更快,而是盒马商品差异化能力越来越强。”

另外,盒马还采取了中高低端产品线分开运营。例如,盒马奥莱和邻里以低价为导向,主打处理尾货的折扣店,低价售卖临期商品。

与此同时,盈利后的盒马,又开启了奔跑扩张的策略,一是重启社区超市盒马MINI店的扩张,以填补盒马鲜生大店尚未覆盖的区域;二是计划在下半年推出主打精品超市定位的“Freshippo Best”新业态。

当前,盒马把盈利和扩大业态规模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仍然很漫长。


四、生鲜电商要回归盈利

不仅是盒马,如何保持长期可持续盈利,对所有的生鲜电商平台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

过去,生鲜电商一直采取“烧钱”模式,也就是用亏损换市场,这就导致了生鲜电商平台们长久以来都无法盈利。在资本的押注下,这样的模式还能够维系。正如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过去被资本看好,获得了多轮融资并且成功上市。

资本褪去后,每日优鲜自身难以产生现金流、过于依赖投资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每日优鲜陷入了经营困局,就在今年6月13日,每日优鲜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摘牌退市的通知。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每日优鲜营业收入为69.52亿元,净亏损达38.5亿元。不仅如此,2019年、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达到29.09亿元、16.49亿元。也就是说,整整三年,每日优鲜都没有实现过盈利。

作为“生鲜电商第一股”的每日优鲜,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亏损的?首先,关注的重点在于其采用的前置仓模式。

前置仓模式的难题在于,无法同时在履约成本、客单价、用户数量三方面都做好。具体来说,一般来说,前置仓模式的履约成本较高。

据财报显示,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包括与产品交付和仓库运营相关的费用、前置仓和质量控制中心的租金和折旧费、第三方平台和支付处理平台收取的费用。

2021年三季度,每日优鲜完成履约的订单是2870万个,平均客单价为88.4元,而平均每一单的履约费用是22.3元。

要想降低履约费用,就要同时增加客单价与用户数量,以摊薄履约费用成本。但这并不容易,因为用户对价格敏感,一旦配送费等成本上升,就会影响用户群里的数量。另一方面,打价格战搞促销,也许可以增加客单价,但毛利又会更低。

显而易见,前置仓模式要想平衡好履约费用、客单价、用户数量等多方面的矛盾,十分困难。总的来说,每日优鲜的困境,至少说明了,用亏损换市场的“烧钱”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

长远来看,生鲜电商平台需要拥有自我造血功能,提高自己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与此同时,完善全渠道运营,不断地优化调整,探索更有效的盈利模式。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