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转化发展,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更是职业院校秉持育人宗旨、实现提质升级内涵发展的必要路径。
(资料图片)
将中华文化基因融入精神血脉
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赓续的精神性因子,具有代际传递能力和区域性、传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俱来地带有自信因子,激发代代国人积极向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各民族、各区域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农业生活所形成的勤劳、包容、平和等文化基因代代传承,融入精神血脉。
新时代更需要德技并修、德才兼备,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才。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不仅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趋势,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建设专业(群),还要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的重要责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技术技能和文化素养并重,互促互进。
探索职业院校文化育人新模式
首先,营造沉浸式体验式文化场景是实施文化育人系统工程的基础。
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培育应遵循“察现象、析内涵、悟精神、扬自信”层级递进规律,通过观察文化现象,分析文化的深刻内涵,领悟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进而弘扬文化自信。在文化现象观察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式的文化环境将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文化场景的类型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是独立打造的专题型文化场馆,还可以是公共文化场馆资源。
苏州市职业大学充分挖掘传统优秀吴文化精髓,在校内打造主题鲜明、精致典雅、沉浸体验感强,占地2500平方米的吴文化园,精心构筑了吴地历史、园林文化、非遗文化、民风民俗、廉洁文化等8个主题板块。学生通过“游园”“品园”“赏园”领悟吴文化精神内涵,通过知识学习与讲解宣介实现知识的学习与转化,提升综合人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其次,建设进阶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开展文化育人教学实践的前提。
文化育人实践的首要前提是深挖文化内涵,对应主题鲜明、沉浸体验感强的文化场景的具体内容,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场所时空限制,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情境式学习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根据兴趣和能力,开展进阶式模块化的课程学习,充分认可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对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产生坚定信念。
基于校内吴文化园等系列文化场馆的展陈内容,苏州市职业大学开发了“吴文化”“古典园林”“精致苏州”等通识课程覆盖全校学生,“苏工苏作”“智能制造时代的工匠精神”等精工课程面向不同专业,“数字织锦”“智能产品创新设计”“数字文博设计”等文创课程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通识—精工—创新”进阶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并依托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持续升级课程模块,锤炼学生品行雅正、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再其次,创设研学并进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文化育人成效的有力手段。
文化育人要秉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理念,通过实践环节协同知识传授,以研究型课程、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实践项目为抓手,师生协同开展社会应用型科研项目,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引领学生理实一体,德技并修,切实提高文化育人成效。
苏州市职业大学组建了包含校内外文化学者、国家级技能大师、知名产业教授的导师团队,延请各类专家学者开设文化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化探究和工坊化实操训练,并从“知识、技能、素养、创新”四个维度考查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开展文化育人工程推动传承创新
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职业院校而言,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领作用,发挥文化现象的感召力,精准对应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文化育人工程,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文化育人教学科研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文化创新性传播传承。如面向社会公众师生共同开展文化宣讲等传播活动,政行企校多元合作开展文化创意活动,职业院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等,都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举措。
作为地方职业院校,苏州市职业大学持续完善文化育人工作机制,编制并启动实施《苏州市职业大学文化育人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文化四个维度梳理,加强对办学理念、校史、校训、校风等精神内容的凝练,把核心价值观与大学传统、大学精神有机融合。聚焦“精、雅”吴文化精髓,创新“寓精于工、寓雅于技”文化育人理念,融通精雕细琢、雅技匠心的工匠文化内核,探索形成职业院校“校地协同、园课一体、研学并进”地域文化育人模式。
(作者:孙学文系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
标签: